练了5年内功的努比亚,今天用Z18来发大招了
首先开门见山,这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评测文章,小编很不擅长用一大坨专业术语砸向亲爱的读者们,然后很“权威”地宣告某种结果或导向。这就是一篇很不严谨的,非常主观的,很随性的试用体会,展示的都是自己随走随拍的片子,讲的都是有感而发的家常话。
按常理,小编应该在这时候扔出一堆技术参数让大家有个理性认识……
然而,大家还是直接开始看片子吧。以下是几张努比亚新旗舰Z18手机拍摄原图100%显示比例的局部截图。
画面侧部边缘局部100%截图。
画面右半部分局部100%截图。
画面左半部分局部100%截图。
画面上部边缘局部100%截图。
画面视觉中心(对焦点)100%截图。
相信你已经知道
这是在哪里的照片了
没错,这就是京城的摄影爱好者们最爱景观之一,景山俯瞰故宫全景的画面。不得不说,对于使用一部手机能拍摄出这样的画面,小编感受相当良好。当然,也是托了北京秋高气爽的福。当日天气晴朗,能见度很高,半空还有大片云朵成为“装饰”,下午4点多的阳光增添了画面中建筑群的色彩与立体感,但也能从中感受到努比亚Z18影像功能的全面升级。故宫建筑群细节极为丰富,远处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肉眼可辨。画面边缘与中心的画质区别不大,同样清晰锐利,广角伸展开的透视线条几乎没有畸变,可见这部手机镜头的硬件功力。最让小编满意的是它的色彩,浓郁却不失真,色彩还原很到位。就连远处天际线上空京城特有的“雾霾”色都表现的“恰如其分”。Z18拍摄时可以设置18:9的超宽画幅拍摄(这也是目前主流高端手机在画幅设置上不可缺少的功能),这幅故宫全景可以完全满铺手机屏幕,展现出一种超广角全景的壮丽感。
通过一张照片,对于努比亚Z18的摄影能力有了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,大家可以开始了解一下那些全副武装的技术参数了。
Z18配备了一块大小为 6 英寸的无边距水滴屏(现在很牛的手机都会有块“水滴屏”),IPS LCD 面板,18:9 比例。由iPhone X领导的正面“刘海”,被Z18缩小到极限,只留下了一个前置摄像头。对于小编来说,时尚与否还是其次,但这种无边满屏显示,确实能为拍照和看图增添不少乐趣。话说配图配的有点硬!
现在要说说Z18影像功能中最核心的部分了。Z18采用1600万+2400万像素双摄,其中主摄像头拥有1.12μm的单位像素,支持OIS光学防抖,支持相位对焦。为了提升这部手机在夜间的拍照表现,努比亚Z18的两颗摄像头均为F/1.6光圈,从数据上看可以有效提升画面亮度,让照片的观感更好。不过Z18的主摄像头为sony的IMX499,显得有点冷门,不像目前主流IMX363 那么为人熟知。
数据一堆砌,就显得有点枯燥了,接着来看图。
这里要插一嘴,当你真正开始举起Z18拍照的时候,屏幕上便开始急速显示对焦过程,一群相位对焦点开始自行辨别被摄对象并进行高速的聚焦。
看到这堆急速对焦的小绿框,你会忘记这是一部手机,整个人都迅速变得专业起来。
界面展示
现在展示一下Z18的拍摄界面。
Z18的拍摄界面简单明了,也与大多数手机的拍摄面板布局相似,屏幕下方是“专业门类”导航,上方为各个拍摄门类中可使用的辅助功能。
经典的“专业”面板,话说右侧这个参数滑行控制条,似乎就是努比亚率先使用的。
正经拍照之外,必须有些有趣的功能作为搭配,Z18同样配备了多种实时显示滤镜,以及在“相机家族”中展示出来的众多延伸功能。
先来试试看这部Z18的主要拍摄功能吧,首先来试试小编最关心的人像功能。这几年来,主流手机厂商均在花大力气进阶人像拍摄的功能,也因此出现了双摄镜头的流行,通过算法加持,制造原本手机镜头不可能拥有的景深虚化效果。这部Z18在这个当下的“必选项”中能达到怎样的能力,必须要考核一番。
室内拍摄小学员上绘画课的情形,左图是开启光圈为2.4的效果,右图为拍摄完毕再次调整光圈值到最高1.0的效果。可以看到,这部Z18的人像焦外算法已经达到主流偏上的水平,对焦人物主体的边缘抠像比较整齐,“焦外”虚化也较为自然,仅仅是小头饰的边缘出现了一些不太自然的模糊感。
再到光线充裕的室外来试试。
在阳光明媚一,万里无云的室外,来一张大光圈人像,一眼看去,确实已经和真正的光学景深效果非常相似,这说明在光线充裕,背景单纯的环境下,人像景深还能发挥更好的效果。
再来看看这幅人像100%比例局部截图,看到了清晰可见的头发丝吧,是不是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。
简单拍摄了几张背景三里屯商业区的夜景。双F1.6大光圈镜头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,对于光源比较敏感,所以也就制造出了较为通透明亮的夜景环境。高光区过曝溢出不多,中低照度区域线条清晰不模糊,暗部区域有些暗沉,细节展现不够,不过也在可接受范围内,整体表现良好。
现在来说说小编比较感兴趣的“相机家族”中的“AI相机”。“AI”这个词汇现在已经大量被应用在手机行业,也正是手机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。各家手机厂商毫不犹豫地将自家的“AI”算法融合进手机的各个具体功能里,手机的拍摄功能毫无疑问也是“AI”进驻的重点领域。Z18的“AI相机”,能够实时辨认手机镜头所面对的对象,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。
开启“相机家族”的“AI相机”后,将Z18的后置镜头对准一些典型的拍摄场景时,界面上方会出现场景类别,如“人物”、“风景”、“微距”等。实际使用下来,发现这个AI算法偶尔也会有辨别失误的状况出现,需要继续提升,而且希望辨别速度可以再快一些。
再来看一些样片,简单了解一下Z18的其他影像功能。
在Z18的“相机家族”板块中,有一个叫做“电子光圈”的功能,可以在光线强烈的环境中,不依靠添加专业的ND滤镜(减光滤镜)制造物体运动状态的画面,比如把山间小溪拍摄成丝滑云雾的状态,夜晚捕捉下车流灯光轨迹的效果等。小编个人觉得这个功能可以设计得再“傻瓜”一些,让用户可以更简便地完成拍摄。
“相机家族”中的“时光”可以制造爆炸移焦的效果,算是个趣味性的滤镜。
“相机家族”中的“克隆”,大致意思上就是可以连续拍摄多张照片,然后进行“移花接木”的合成,小编还尝试过真人换脸的克隆操作,效果实在有些惊悚,这里就不展示了。
因为手机摄像头像场大小的关系,微距一直都可算是手机摄影的一个强项,Z18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,细小物件的局部细节表现的非常充分。
努比亚Z18较前代在摄影功能中推出了一个叫做“艺术相机”的板块。用户可以选择格式效果再按动快门,立刻就能得到一幅类似于各种绘画笔触的“艺术作品”。上图中左一为原图,顺序排列的是“艺术相机”的各种效果。
努比亚Z18的影像功能在所有手机产品中位居前列,它不仅仅是给用户来个美颜吸引眼球,而真是下了功夫在提升自己的实力。Z18在人像、夜景等主流功能上都有进步,还增添了很多有趣味的小功能,尤其是在光线充裕的色彩还原让小编感到印象深刻。
手机摄影走到今天,各家产品各有特色,功能也不断强大,面对激烈竞争,作为5年前就以主打影像功能而诞生于世的手机产品,希望努比亚能够不断优化升级,不负众多忠实用户的期望。
影像见证40年大展系列
长按关注